所謂兩側洄游性生物,即是指該生物的生活史,會往返河海之間。其中最為大家熟悉的洄游生物,大概就屬鮭魚了,然而位於亞熱帶的台灣,雖然不出產鮭魚這類的魚種,但是同樣具有許多令人驚艷的洄游性生物,諸如鰕虎科魚類、毛蟹、沼蝦等等皆是,不過由於牠們體型小,食用經濟價值不高,因此較不被一般人認識。
花蓮地區常見的鰕虎科魚類有日本禿頭鯊與大吻鰕虎,這類的鰕虎魚種是在溪流中產卵,孵出來的鰕虎魚苗則會順著水流入海,並且在近海過冬,直到翌年春天再集體上溯至溪流處生活。洄游的旅途中,小鰕虎必須通過重重的考驗,牠們除了會遭遇到其他魚類、鳥類的掠食,還得渡過無數的急流以及溪流地形上的落差,為此,鰕虎科魚類的腹鰭特化成吸盤狀,可以吸附在岩石上抵抗急流的沖刷,以幫助牠們上溯。根據調查,一隻體長僅兩三公分的鰕虎幼魚,其上溯距離甚至可以超過六十公里之遠!
也許有些人會想,小小一隻鰕虎既然不具有食用價值,那為什麼還要保護牠們呢?從生物多樣性的觀點來看,自然界中各生物的存在是彼此息息相關的。雖然小鰕虎對人類而言沒有太高的食用價值,但是當牠們大量集結於河口處時,同時吸引了許多更高階的掠食性魚類、鳥類前來覓食,不僅豐富了河口處的生態風貌,往往也因為大魚聚集於河口、近海一帶,而形成了良好的漁場所在。
台灣洄游性生物的分布原本不侷限於東台灣,只是西部河川的下游處普遍污染嚴重,偏偏下游、河口處為洄游性生物必經之路,如此惡劣的環境要牠們如何生存?再加上溪流中各式的攔砂壩、水庫建築林立,相當不利洄游性生物的遷徙。相較之下,東部溪流的污染程度輕微,溪中人工建築物的干擾也少,算是為迴游生物保留了一塊淨土。每年春天到初夏之際,在花蓮的太魯閣的砂卡礑溪,以及南邊的秀姑巒溪,都不難觀察到洄游生物的遷徙活動。另外藉由這個小角落呼籲一下,希望大家抱著純欣賞的角度來觀察這些洄游生物即可,避免對牠們造成任何干擾,或許在欣賞之餘,您也可以從這些力爭上流的小動物身上,獲得一些人生的啟示吧!
Sunday, February 24, 2008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